close

轉貼:為小金門觀光把脈

f_3808037_1.jpg  

2011/4/13 金門日報社論  

   金門的定位以發展觀光為主軸,政府又將小金門列為低碳島的示範區,但綜觀目前金門觀光發展模式,離島的小金門本身發展條件更受先天限制。擺在眼前的現實是,進出小金門必須花費120元船票,還要額外增加車資,林林總總的負擔,若造訪烈嶼,每位旅客至少要增加250元的開銷,無形中拉高了旅遊成本。業者為降低成本,往往寧可捨去小金門旅程,導致人潮無法引進,更甭談發展小金門的觀光。

   事實上,此一困境並非小金門獨有,而是整個金門縣都面對同樣的困局。以金、馬、澎三離島相比,馬、澎尚有海上交通可以替代,金門的旅客運輸則完全依賴空中交通,即便有海上客輪,往往因為航程遠、海象不佳,以及海、空運價差吸引力不足,少有旅客願意包船來金。換言之,就臺灣地區的旅遊市場而言,「金門行」的價格結構裡,至少有二分之一是機票。若從大陸旅遊市場來設想,同樣有交通費與地理可及性的問題必須克服,倘若旅客願意大費周章、所費不貲從他省搭飛機或搭長途火車至廈門,轉小三通來到金門,通常會安排進一步中轉臺灣旅遊,而不會把旅遊目的地單純擺在金門,再以匆促的行程、短暫的停留,能否安排至小金門一遊,恐怕也有問題。

   讓我們先放眼對岸廈門,自改革開放以來,廈門島上各項建設突飛猛進,尤其幾個五年計畫下來,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國際機場、海底隧道、港埠等新建設一一建成啟用。交通便利只是誘因之一,最重要的是周邊生活機能完善,服務接待水平相對較佳,城市環境相對宜人,不但為廈門贏來了聯合國「世界人居獎」,每年還帶來將近3千萬人次的旅遊人口。金門雖然與廈門尚有一水之隔,但受惠於兩岸關係和緩,彼此交流頻繁,天時、地利、人和,倘若能善用各種條件,這正是金門觀光發展的重要契機。

   就小金門的狀況而言,此刻,必須先打通其發展觀光的任督二脈,才能將小金門塑造成為金門觀光的新亮點。縣府大力推動、積極構建中的金門大橋,「七分觀光、三分交通」,即為具體方略之一。只有解決了交通問題,提高烈嶼的可及性,才能有效提高台客、陸客前往烈嶼的意願。相信此一問題,在大橋建成後,當能獲得改善。另外,倘若能連結小金門到廈門,再建一座金廈大橋,甚或從廈門本島「黃金海岸」(會展中心旁)拉一條觀光纜車到小金門雙口海岸,相信會更有賣點。

   讓我們以新加坡發展觀光的策略為例,新加坡在維多利亞港連接聖陶莎,正是借重觀光纜車供做賞景與交通工具,除纜車、渡輪,還加上海底隧道等多重選擇,可及性高,又非常具有觀光特色。當前,「金廈」既是門對門一家親,大橋或纜車,都是進一步拉近距離,讓彼此走得更親的策略之一。

   此外,我們還要強調,不論大、小金門,本身的觀光資源已經非常豐富,生態、戰役史蹟、閩南文化等,都是我們發展觀光的核心價值,尤其閩南文化直接融入當地居民生活,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在想方設法改善可及性問題的同時,還應該時時珍惜、妥善保存這些寶貝。只要保有自身的核心價值,改善外在條件,提供足夠誘因,相信「分流」廈門島十分之一觀光旅遊人口的策略,當能讓觀光產業成為金門的第二隻金雞母,促進經濟發展,創造無限就業機會。



金門需要一條像樣的捷運系統跨越海溝與廈門結為一體


三個一百萬 「金門大橋」不是「金廈大橋」的前期工程嗎? 

 

作者:悠遊七海 

 http://blog.udn.com/chuchiayih/3808037

 

金門大橋4線道設計預留空間

行政院本週三院會業已通過連接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建設計畫」案,規劃由小金門的后頭為起點,跨越金烈水道,進入大金門的湖下南方,全長5.34公里,跨海部分長約4.78公里,預估今年底動工,2015年底完工,總經費新台幣57億元。

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金門大橋朝「三分交通、七分觀光」理念設計,主橋跨越航道區,會有250公尺的大跨距,造型採「脊背橋」,形狀有點類似「金」字上面的「入」。

昨天行政院舉行記者會,政務委員兼福建省主席薛承泰表示,政府照顧離島或本島偏遠地區,都一視同仁。小金門需要用電、用水,金門大橋可附掛水電,節省小金門相關建設經費,又兼顧觀光功能。金門大橋寬15米(4線道設計),是基於海浪、潮汐等考量,且有2個車道,目前考量以自行車、電動機車與人行步道為主,加乘觀光效果。

.

媒體質疑「金門大橋」預留「金廈大橋」的準備

針對部分媒體質疑「金門大橋」預留未來興建「金廈(門)大橋」的準備,金門縣長李沃士說,「金廈和平大橋」是金門縣政府的長期計畫,但位置是在金門東北方的金沙鎮,連接大陸小嶝島,又叫「金嶝大橋」,和金門大橋不會相通。薛承泰則表示,金門鄉親確實有些想法,「但和政策沒有關係。」

.

三個一百萬 金廈旅遊潛力大

大陸遊客潛力無限,如果金廈交通連結不受天候限制,每年接待500萬人次極為可能;為什麼?請看三個一百萬:

  

(1)金門自古即為廈門的門戶、離島,「金廈生活圈」雖然是一甲子前的陳年舊事,但是去年「大三通」雖然全面展開,金廈「小三通」人數依然暴增,有接近百萬旅客出入,其中陸客高達10萬以上。而前(2008)年陸客自廈門出發與金門有關但未登陸金門的兩項遊覽都已超過百萬人次,如(2)、(3)。

(2)年陸客赴廈門大嶝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購買免稅台灣產品訪客已達120萬人次。

(3)年陸客自廈門搭船海上遊金門也超過100萬人次。

.

兩岸分治 金門會是廈門租界嗎?

 大陸海岸線長一萬八千公里,金門馬祖幾乎位居南北中心位置﹝報載福建三都澳位居中心﹞,除香港澳門外唯二由民主制度控制的自由區域,而且是永遠不會再有的稀有資源是稀世珍寶;香港澳門雖然藉歷史因緣,經幾百年的發展而有今日,可同樣背負了沉重人口包袱;金門面積一百五十平方公里,馬祖面積二十九點五平方公里,雖然比香港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為小,卻大過澳門二十九點二平方公里;金門只有七萬人、馬祖人口才九千多,和香港七百萬、澳門六十萬比,稱得上地廣人稀!金門馬祖真是塊璞玉,有待細心雕琢。

這是金門人的心聲:「我們為台灣站了四十年衛兵,台灣給了我們什麼?」,「難道開放觀光是金門最後的一條路?」

兩岸分治,金門之於廈門有可能像是過去繁榮的租界之於上海嗎?

.

只要陸客不要陸車

每年500萬人次以上的交通量,再加上今後兩岸經貿文化關係更加密切,金門廈門連結只靠現有的海空交通,當然不足,「金嶝大橋」那時是建或不建?

我認為金門島面積僅150平方公里,試問假如一天開進上萬輛車子,交通是不是擠爆了?帶來的環境污染、噪音、無秩序甚至於治安、軍事安全問題如何解決?我們何不“只要陸客不要陸車”!

.

金門大橋似可視為金門廈門捷運系統第一期工程

何不蓋條捷運連結金門廈門,構想是利用即將興建的「金門大橋」,設計成汽車捷運共構,捷運由金門沿大橋,經小金門﹝為金門入出境口岸﹞,繼續跨海西行,十多分鐘即抵達廈門火車站﹝為大陸入出境口岸,廈門交通樞紐﹞;至於金門境內亦以捷運為主,公車為輔;馬政府推動的金門大橋可視為金廈捷運系統第一期工程,後續工程包括捷運系統興建營運則可視兩岸關係發展推動。

.

金門廈門捷運互通還有多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iental.star 的頭像
    oriental.star

    東方之星--坤龍航運股份有限公司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